1. 主页 > 小程序

首个商业化 CAR-T 上市后进展如何?已落地全国 80 多家医院 20 天内可完成细胞制备

首个商业化 CAR-T 上市后进展如何?已落地全国 80 多家医院 20 天内可完成细胞制备
《科创板日报》6 月 18 日(记者 金小莫),日前,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从复星凯特拿到了一组数据:其 CAR-T 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即将商业化运营满一周年,期间,奕凯达落地到了全国 80 多家医院、治疗了逾 200 位患者;在生产上,企业可做到约 20 天内完成细胞的制备、质检并出厂;另被纳入了 30 多个省市的惠民保项目。
公开资料显示,奕凯达于 2021 年 6 月 22 日在中国获批上市,适应症为治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 / 难治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成人(LBCL)患者。这是国内首个进行商业化的 CAR-T 细胞治疗产品。
由于细胞治疗药物与传统药物在患者收治、药物制备、给药方式、药品支付等治疗流程上有着显著的差别,因此,细胞治疗药物的商业化到底如何进行?此前,国内对此尚无定论。复星凯特是第一个 " 吃螃蟹的人 ",奕凯达的这份成绩单,也将会是其他 CAR-T 的对标数据。
疗效:客观缓解率 94.7%
此前,关于 CAR-T 的独特作用机制让奕凯达频繁登上 " 热搜 ",随着其上市即将满周年,相关的治疗数据也逐渐披露:
截至目前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已通过奕凯达治疗了超过 30 名患者,在治疗阶段可评估的患者有 19 个,客观缓解率(ORR)达 94.7%,完全缓解率(CR)达 63.1%。对比来看,在一项对 603 例复发 / 难治性 DLBCL 患者进行的汇总分析结果显示,采用传统治疗方式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为 26%。
简单来理解,对绝大多数复发 / 难治性 DLBCL 患者来说,CAR-T 的治疗效果较传统方式有了显著提升。也因此,在复星凯特 "CAR-T 日 " 系列科普活动上,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了解到,在临床治疗上,普遍存在着由患者主动提出,采用 CAR-T 来治疗的情况。
在前述活动上,公益组织淋巴瘤之家的创始人顾洪飞介绍称,复发难治是很多病人的痛,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更加主导、去决策自己要不要参与 CAR-T。
他还举出了一个例子:有一位在武汉协和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,从 2016 年开始陆续做了化疗、移植,但没能够有效控制住病情,依然在恶化。后来,其主动提出想做 CAR-T。" 不停地化疗和放疗已经让他无法承受,他想来一个痛快的,细胞治疗毕竟只做一次就可以了。" 顾洪飞称。
不过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王黎也提醒称,虽然以目前临床治疗情况而言,CAR-T 疗法显著提高了血液肿瘤患者缓解率及总生存期,为患者带来治愈的可能,但是,CAR-T 细胞治疗产品是个人定制药品,受患者基因型、免疫功能和疾病状态等因素影响,治疗效果会因人而异。
商业化:20 天内完成细胞的制备
这又引出了二个问题:复星凯特的产能和供应链能否保证复发 / 难治性 DLBCL 患者可以及时等得到救治?患者能否承担高昂的药价?虽奕凯达的中国价格已是目前全球最低价,但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,仍是一笔不菲的费用。
第一题之所以关键,系因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了解到,CAR-T 细胞治疗药物的生产和制备有着极高的门槛。
据悉 CAR-T 的 " 原材料 " 取自于患者自身的 T 细胞,在制备过程中,企业在其中导入能编码识别肿瘤特异抗原的受体基因和帮助 T 细胞激活的各基因片段,形成 CAR-T 细胞,这些改造后的 T 细胞经体外扩增培养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,以实现治疗。
因此,CAR-T 的生产涉及到两方面:一是医院、二是药厂。
其中,取 " 原材料 "、回输治疗均在医院完成,也因此,医院医生的操作水平等因素也将直接影响到 CAR-T 药品的质量。
而对于药厂来说,后者在得到患者 T 细胞后,需要对之改造。一位行业人士曾对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解释称,CAR-T 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,生产工艺更加复杂,而且 CAR-T 产品是高度定制化的,如何保证每一批次的出厂产品都能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," 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"。
此外,在 T 细胞 " 原材料 " 以及制备完成后的 CAR-T 细胞药物的运输过程中,如何保障产品品质也是一大难点。
在奕凯达运营一周年后,这一问题也有了更直观的、更实际的解答。
复星凯特 CEO 黄海在接受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截至 5 月末,奕凯达备案的治疗中心已达 80 多家。" 我们有一个努力的目标,即在全国打造 3-5 个上海瑞金医院这样的中心,使之达到真正的全球水准。" 黄海称。
在企业的生产工艺方面,黄海称,在采集患者的 T 细胞后,会经高铁、公路等渠道冷链运输至复星凯特位于上海浦东的生产基地,整个 CAR-T 细胞药物的生产制备涉及 600 多道工序,后经质量认证后放行。
" 从全球来看,整个流程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,复星凯特可以在约 20 天内完成。" 黄海称。
为证明复星凯特的供应能力,黄海向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给出了一组案例:
4 至 6 月,上海浦东受疫情影响进行了暂时性封控,期间,复星凯特仍然完成了来自广州、成都、北京等地的几十位患者的 CAR-T 细胞治疗药物制备,并运送至医院,完成了治疗。" 可见,我们在供应链的保障上是有多个方案的。" 黄海称。
至于可及性方面,据黄海介绍,截至 5 月末,奕凯达已被纳入 30 多个省市的惠民保,同时复星凯特也在积极争取与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合作,也希望通过自主研发新工艺,提高未来产品的可及性。
另据丁香园 Insight 数据,国内共有 28 家企业的 32 款 CAR-T 治疗产品正在进行上市申报。如何来打造 CAR-T 细胞治疗产品的供应链、完善生产工艺、提高可及性,也将是这 28 家企业即将要面对的考题。

本文由admin发布,不代表云浪资讯网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news.yunlng.com/WeChat/1245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goylkj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